河内市党代会:远见、担当与奋进之志

金秋十月,首都党委、政府和人民正积极筹备越共河内市第十八次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将开启首都发展的新阶段,彰显其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国家心脏的地位,迈向2030年目标与2045年愿景。

河内市的一角。图自越通社
河内市的一角。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金秋十月,首都党委、政府和人民正积极筹备越共河内市第十八次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将开启首都发展的新阶段,彰显其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国家心脏的地位,迈向2030年目标与2045年愿景。

展现勇气与智慧的全面发展印记

过去5年,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河内仍圆满完成并超额实现第十七次党代会决议中的各项目标,其中4项提前1至2年完成。首都经济年均增长6.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GRDP)将达630亿美元,人均约7200美元。河内继续成为吸引外资(FDI)的亮点之一,累计FDI资金约615亿美元,共有7710个有效项目,位居全国第二。

河内市财政局副局长黎忠孝表示,这一成果得益于国际投资集团对河内营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度信任,以及市政府在行政改革、政策透明和投资优惠等方面的不懈努力。

河内市委高度重视党建和政治体系建设,视其为关键任务。河内在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改革、城市政府模式试点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文化社会领域取得显著进步,社会保障得到保障。2024年人类发展指数(HDI)达0.829,为全国最高;全市无多维贫困户,已完成危旧住房拆除改造。国防安全稳固,社会秩序良好,首都地位和威望持续提升。

建设有文化底蕴、文明、现代的首都

河内市委常务副书记阮文峰表示,第十八次党代会对首都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此次大会召开于政治、法律、规划等各方面条件最为完善的阶段。

中央政治局于2022年5月5日颁布关于到2030年河内首都发展方向和任务及2045年愿景的第15号决议;在此基础上,国会通过了《首都法(修正案)》,政府批准了《到2030年河内首都建设总体规划和2050年愿景》和《到2045年首都总体规划调整和2065年愿景》。

中央近年集中解决体制机制瓶颈,释放发展资源。河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智力与人力资源是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起草大会文件过程中,市委对照区域及亚洲各国首都的指标,提出新增幸福指数等新目标。

此次大会的一大新点是市委同时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包括两项工作计划:第一项包含62项任务、方案和计划,聚焦党建与政治体系建设;第二项包含122个任务、项目与计划,确定18个重点工程,总投资约5000万亿越盾,其中财政资金约占20%,其余来自社会资源。

秉承“河内为全国、与全国同行”的传统,第十八次党代会被寄予厚望,将成为“团结-民主-纪纲-突破-发展”的大会。大会的正确、战略性决策将成为方向指引,激发全市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与潜能,努力建设繁荣、幸福、文明、现代的首都。

河内力争到2030年建成具有文化底蕴、文明、现代的首都,成为绿色、智慧、竞争力强的城市,发展水平与地区发达国家首都相当;同时成为红河三角洲及北部地区的增长极和全国经济领军中心,亦是经济、金融、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与创新的重要中心。展望2045年,河内将成为全球连接城市,生活水平和质量居高,人均GRDP超过3.6万美元。(完)

越通社